新闻资讯

您的位置:主页 > 新闻资讯 > 行业资讯 >

农业托管 || 吕梁的光明前景

发布日期:2023-09-14 17:31浏览次数:

 

 

1.jpg     
(农业托管服务组织农机具机库 )

农业机械的大规模使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

2.jpg

(农业技术员实地向农民讲解农技知识)

农业托管,农技普及

3.jpg

(成排的收割机集中收割丰收的玉米)

4.jpg

(农业托管服务让农业发展充满新的希望)

乡村振兴产业先行,农业是乡村产业的基础和根本,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希望和归宿。吕梁,地处晋西高原,一般海拔在1000—2000米,境内沟壑纵横、山峦起伏,山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1.8%,年均降水量仅472毫米,先天不足的自然条件再加上落后的小农经营模式,导致农业生产效益低下。近年来,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外出务工,致使农村劳动力加速流失,大量土地撂荒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,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,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。为了改变这一状况,推动农业生产节本增效,近年来,吕梁市坚持农业产业“特”“优”发展战略,探索形成了农业生产托管“二三四五”的吕梁模式,实现了农民收入和农村集体经济收入“双增收”。

今年以来,已完成农业生产托管面积161.83万亩,占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的32.37%;全年预计完成农业生产托管面积200万亩,占比将达到40%。已签订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合同12.15万份,覆盖全市13个县(市、区)118个乡镇1027个村,预计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1400万元。

政策引领:“托”出田野新希望

        初秋的吕梁早晚凉意非常明显,田野里的庄稼早已成长得十分壮硕,谷子、高粱、玉米、大豆,一个个颗粒饱满的穗苗,在初秋的阳光沐浴下随风摇曳,仿佛在进行最后的冲刺,再有一个月,即将迎来丰收的时刻。

  兴县康宁镇阁老湾水库附近的农田里,当地的农技人员正操控着植保无人机在玉米地的上空来回穿梭。农技人员介绍,他们正在进行飞防作业,察看庄稼长势,防治病虫害侵蚀。

  “现在种地都用上了高科技,托管出去就是比自己种要省时省力。”村民白兴旺一边好奇地看着农技人员操作无人机,一边感叹道,过去这一带都是坡地和丘陵,机器根本进不去,耕、种、收全靠人力,更不敢想还能用上高科技。而如今,经过宜机化改造以后,零碎的土地实现了合并,不仅用上了机械,而且种地的效益也比以前高了许多。据吕梁市副市长油晓峰介绍,近年来,吕梁市以高标准农田建设、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、“机田证”一体化项目等为抓手,持续加快推进丘陵山区耕地归并整理、坡改梯、道路互通、小田并大田等工作。2023年,全市计划完成5万亩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工作,为实现农田集中连片托管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。

  土地的规模化托管经营,为农业新品种、新技术、新装备的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,使得人才、信息、金融、保险等生产要素被逐步激活。为了适应在山区和丘陵坡地进行生产作业,近年来,吕梁市大力支持研发、引进、推广实用小型农机具,选用适合特色农业、设施农业的高效专用和新能源农机等。与此同时,着力落实好新一轮农机购置补贴,把适合本地情况、高效优质的创新农机产品列入市级补贴范围。促进农业生产托管与农机装备深度融合,推动农业生产的机械化、专业化、绿色化和集约化。全市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长,农机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,有效提高了农机装备作业水平。据统计,2022年,吕梁市共完成市级补贴145.4万元,补贴机具653台(套),农机总动力达144.18万千瓦,综合机械化率达64.8%,为保障粮食安全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
  在促进农机推广和农技普及,保障粮食生产的基础上,吕梁市还积极推动农业托管服务由主粮作物向特色、经济作物拓展。围绕农业八大产业发展方向,推动托管服务扩面提质。2021年以来,全市经济作物托管面积由原来的7.94万亩增长到21.1万亩。与此同时,托管环节也由产中向产前、产后延伸。逐步形成“供、耕、种、防、收、加、贮、销”一条龙的全托管“保姆式”服务。

  “以前春天发愁种,秋天发愁收,收完了又发愁卖,找到买家了,又发愁卖不出好价格。而现在,从种到收,再到卖,全程托管服务,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当当,当农民也能享受到这么周到的服务,真是过去想都想不到的。”白兴旺满脸堆笑地说。

 
创优模式:“托”出经营新路径

       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,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行动,大力发展代耕代种、代管代收、全程托管等社会化服务,促进农业节本增效、提质增效、营销增效。农业托管是破解“谁来种、怎样种”问题的重要抓手。在实践探索过程中,吕梁市充分发挥基层首创精神,探索出了具有吕梁特色的农业托管“五条路径”,跑出了吕梁农业发展“加速度”。

  “党建+”发展路径。临县作为全省农业生产托管高质量发展试点县,去年以来,该县积极推广党组织主导下的农业生产托管,探索出“三创三带”托管新模式,有效解决了农业劳动力短缺、农村土地撂荒、小农经济经营方式粗放、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发动群众、组织群众、服务群众的功能和优势,通过创主体、创基地、创模式,带动了托管组织发展壮大、农业生产节本增效和农民稳定增收。该县结合自身产业布局,科学划定了北部农作物区、东部核桃林区、西部红枣林区三个托管区域,打造出白文镇和城庄镇2个整乡推进示范乡镇和15个示范点,同时,公开遴选出30家托管服务主体。今年上半年,全县完成托管17.2万亩、覆盖农户2.8万户。

  “村集体组织+”发展路径。汾阳市创新“村集体+合作社+农户”模式,有效引导传统分散的农户生产向现代集约化农业转变,提升集体经济发展后劲。今年以来,该市与85个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签订农业生产托管协议,完成托管29.27万亩,服务农户3.4万余户。截至目前,吕梁市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服务主体开展托管的有197个,在保障农业生产、农民增收的同时,也有效地促进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壮大提升。

  “综合农事中心+”发展路径。为了提升农业综合效益,提升托管一体化服务水平,近年来,吕梁市各地积极鼓励探索“综合农事中心+全程机械化”托管服务新模式。为了使托管服务更加精细化和科学化,文水县安顺丰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建成了智能测土配肥微工厂、农资服务培训中心、庄稼医院、无人机服务站、协保协赔服务点等,配备大型农业机械44台,植保无人机25架,每年托管2.7万亩、服务农户2100余户。

  “托管协会(联盟)+”发展路径。为了充分发挥托管组织联系政府、服务会员、整合资源、自律规范的功能。吕梁市鼓励各县成立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协会或行业联盟,为会员提供技术培训、业务指导、政策宣传、融资担保、信用评价等服务。目前,柳林县、兴县等6个县市已成立县级托管服务协会(联盟),助推农业托管服务主体健康发展。

  “特色农业项目+”发展路径。为了推动农业生产托管与全市农业产业“特”“优”发展项目深度融合,切实提升农业产业振兴的人力和技术保障,石楼县聚焦本地特色农产品,试点发展渗水谷子4000亩,配套全托管服务,亩均增产20%,户均增收500元。临县充分利用无人机植保、动力喷雾器等先进技术,对沿黄5万亩红枣林实施病虫害防治综合托管,为周边1000余户农户节省管护成本10万元。

 
节本增效:“托”出农业高效益

      眼下,汾阳市三泉镇东赵村的田野里,成片的庄稼早已结穗灌浆,正进入成熟的关键时期。为了防止病虫害影响产量,这几日,三泉镇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的“田保姆”们逐个地块对庄稼进行察看。

  “今年又是一个丰收的年景,咱们合作社刚成立就迎来了开门红。”望着长势喜人的一大片庄稼,联合社理事长、东赵村党支部书记田新圣的语气中充满着期待。田新圣介绍,为破解农民老龄化程度高、农村劳力不足、农产品销路不畅等问题,三泉镇党委、政府牵头并联合各村经济合作社于今年3月份成立了三泉镇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,与农户签订“保姆式”托管服务协议,由合作社统一为农户提供犁耙平整、秧苗移栽、机械收割等“一条龙”服务,覆盖耕、种、收农业生产全流程。

  “过去种地,除了购买种子、化肥、农药,还得搭上人力,一年到头也赚不了几个钱,大家都不愿意种地了。”三泉村村民王金喜道出了过去种地的辛酸。他介绍,按照以往传统的小农经营模式,种植玉米,需经历翻地、播种、施肥、间苗、除草、收割,以及后续的秸秆离田、残膜处理等多个环节,一亩地收1000多斤玉米,每斤1—1.5元,一年下来,10亩地的毛收入只有10000—15000元,远不如出去打工挣得多,所以,村里好多农户的土地被撂荒。“今年可好了,合作社托管了村里的土地,从种到收全部由合作社来完成,我自己既不用插手也不用操心,而且还能有收成,这样的好事真的是一本万利。”王金喜笑着说出了农业托管带来的变化。据三泉镇联合社测算,实行土地托管后,由镇联社集中采购种子、农药、化肥,每亩能节省成本80余元。

  过去,“人均一亩三分地、户均不过十亩田”的基本农情,让三泉镇开展大机械作业成为很大的难题。而如今,在进行了农业生产托管后,以前“办不了、不好办、办了不划算”的生产难题迎刃而解,从农民们“亲力亲为”到合作社“机种机收”,农户真正享受到了“自己不进田、庄稼送到家”的贴心服务。“现在种地不用自己动手,就能放心出去打工,收入自然比以前要好了很多。”正是因为农业托管让农民享受到了“保姆式”服务,所以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加入农业托管的行列。截至目前,三泉镇经济合作联合社及下设的33个合作社,共计托管种植连片酿酒高粱25000余亩、玉米10000余亩,与农户签订托管合同约35000余亩。

  据吕梁市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统计,实行农业托管后,每亩地的成本减少10%以上,产量增加15%以上,户均节本增效1600余元。“事实证明,进行农业托管,将会最大程度上优化土地、资金、技术等资源要素,促进农业增产、农民增收,是一条推动农村产业振兴的新路子。”吕梁市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武冬祯说。

(文字:黄川川 图片由吕梁市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提供)

微信扫码 关注我们

  • 24小时咨询热线

    24小时咨询热线0531-88902190

  • 移动电话18753106160

Copyright © 2020-2022 山东今远投资发展集团 版权所有 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九曲庄路中海铂宫央墅 备案号:鲁ICP备17052050号